BAF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设备
一、BAF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设备概述
曝气生物滤池是90年代初兴起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为流行。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
BAF属三代生物膜反应器,不仅具有生物膜工艺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起着有效的空间过滤作用,通过使用特殊的滤料和正确的配气设计。
二、BAF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污水通过滤料层,水体含有的污染物被滤料层截留,并被滤料上附着的生物降解转化,同时,溶解状态的物和特定物质也被去除,所产生的污泥保留在过滤层中,而只让净化的水通过,这样可在一个密闭反应器中达到的生物处理而不需在下游设置二沉池进行污泥沉降。
滤池底部设有进水和排泥管,中上部是填料层,厚度一般为2.5~3.5m,为防止滤料流失,滤床上方设置装有滤头的混凝土挡板,滤头可从板面拆下,不用排空滤床,方便维修。挡板上部空间用作反冲洗水的储水区,其高度根据反冲洗水头而定。
该区内设有回流泵用于将滤池出水泵至配水廊道,继而回流到滤池底部实现反硝化,在不需要反硝化的工艺中没有该回流系统。填料层底部与滤池底部的空间留作反冲洗再生时填料膨胀之用。
滤池供气系统分两套管路,置于填料层内的工艺空气管用于工艺曝气(主要由曝气风机提供增氧曝气),并将填料层分为上下两个区:上部为好氧区,下部为缺氧区。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处理目的和要求,填料层的高度不同,好氧区、厌氧区所占比例也相应变化;滤池底部的空气管路是反冲洗空气管。
三、BAF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要求
1、预处理
为了使曝气生物滤池能有较长的运行周期,减少反冲次数降低能耗,运用BAF的工艺都需对进水进行预处理,否则原水中的大量杂质和SS将进入曝气滤池,将会堵塞曝气、布水系统,给系统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后果。尤其是滤池用于二级处理时,往往需投加剂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剂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运行费用,部分剂还将降低碱度,进而影响硝化,这是运用BAF工艺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除P脱N
在生物除P技术中,将脱N和除P相结合的系统对除P不利,因为除P脱N本身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DO太低除P率会下降,硝化反应受到限制,污泥沉降性能差,如DO太高,则由于回流厌氧区DO增加,反硝化受到限制,同时NO3-N的浓度高可影响厌氧区P的释放。因为,P的释放为厌氧环境,如果有NO3-N存在就表明只能为兼氧环境。
从BAF运行工艺看,用生物除P是很难达到排放标准的。用生物除P就失去了生物滤池高负荷的特点,造成投资过大,因此用加FeCl3剂的方法除P,而生物滤池由于耐水力冲击负荷,可使处理后的水量回流,并在运行中加化学剂,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同时应用于系统中,达到除P脱N目的,使化学剂用量相对减少,从而降低运行费用。
wfzq18953639701.b2b168.com/m/